央视的《质量报告》曝光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纸巾和卫生纸产品抽检的惊人结果:36批次样品中,竟有24%不合格。这些产品中不仅存在缺斤少两、柔软度差等问题,更严重的是,一些纸巾的原材料居然是由碎布头和烂纱布漂白而来。
其中一个样品的细菌菌落总数甚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13倍之多,其长期使用对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觑,甚至存在致癌的风险!
我们的生活用纸主要分为两大类,纸巾纸和卫生纸,而两者的用途、执行标准和原料都存在着差异。
纸巾纸,包括擦脸或擦嘴的面巾纸、手帕纸、餐巾纸等,对卫生要求极为严格,国家规定其每克的含菌量不得高于个单位。
相比之下,卫生纸的要求则相对宽松,每克含菌量不得高于个单位,是纸巾纸标准的3倍。这让我们开始怀疑,我们对这两类产品的认知是否存在混淆,是否我们在使用中也忽略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正规产品的外包装应该标有公司名称、产品名称、地址电话、执行标准号等信息,而如果包装没有明确标明是纸巾还是卫生纸,可以通过查看执行标准来加以区分:纸巾纸的执行标准是GB/T,而卫生纸的执行标准是GB/T。这提示我们在购买时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确保选择的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然而,问题并不仅仅止于此。最近爆出的“黑纸巾”事件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卫生纸在检测中被发现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这些物质因其持久耐用的属性而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中,然而,一旦进入人体,就可能无限期滞留在体内,与血清蛋白结合后沉积在各脏器中,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导致女性生育力下降40%!
为了追求防水性能,一些厂家可能在卫生纸生产过程中添加PFAS。这种物质的使用使得产品在性能上得到提升,但却可能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有毒物质不仅仅存在于卫生纸中,还常常出现在其他生活用品中,如不粘锅、油漆、化妆品等,进一步扩大了潜在的风险范围。
在选择纸巾时,我们需要更加谨慎。首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确保包装上有明确的执行标准编号,开头是GB/T。此外,对于卷纸和抽纸的使用也应有所区分,因为两者对细菌含量的要求不同。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