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陈西X。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创意,很多人觉得,创意是遥不可及的东西。首先,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人人都具有创意,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合适的发挥平台而已。
创意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想要拥有好的创意,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做设计,做艺术文化,文案策划,写作类的人来说,好的创意更是至关重要的,创意可以体现出这类人的价值。
但是创意不能凭空变出来,我们不能等待所谓的灵感,作为一个好的设计者,不应当只有灵感时才工作,而是需要随时随地的想到好的创意,让创意也变成一种可以摸索可以寻找的有规律的一个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大量的积累,大量的输入输出学习,大量的训练以及大量的刻意练习。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明确的认知,那就是创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通过学习,独立思考和刻意练习来达到的。
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创意更像是一门艺术,需要每天的训练,才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我想从四个方面总结一下,创意的生成原理,产生思路,量产方法以及传播法则。
01
创意的生成原理
首先,谈到创意,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创意?
创意就是和别人看同样的东西,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创意是和别人面对一样问题,会有不一样的解法。
就是要在平常的事情中,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多去主动思考,看到同样的东西,大家一开始的想法可能都一样,但这个时候是不是就一笑而过了呢?
要想做一个创意人,当然是不可以的。我们需要往前再去多思考一步,再多观察一点,多去问自己一些问题,问自己为什么这个东西会这样子,为什么要这样去设计,要是我自己重新来做一个,我又会怎么样去做呢?是会更好,还是会更差呢?这样多问自己问题,自己想着去解答,有时候创意就会产生了。
所以,换句话说,解决问题,往往意味着产生创意的机会。
那么怎样才能有不同的看法,从而提出不同的解法,成为一个有创意的人呢?最关键的,必须要直面问题。因为遇到问题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被启发的机会。遇到的问题越大,把它解决之后,收获也就会越大。
谈到创意,我们再来看两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收租者和探索者。
什么是收租者?就是那些不想改变的人。他们只想着收租,等着坐吃山空。所以即便这些人很有知识和能力,也只能等着被改变,成为一个没有创意的普通人。
什么是探索者?就是那些碰到问题,会去探索,总是在不断地想方设法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他们想要改变这个问题和这个世界。
人总是习惯于做一个收租者,人的本性就是懒惰的,人们很难会自己主动选择去改变,更懒得去承担有风险的东西,而改变就是有不确定和风险的,没有人喜欢主动去做困难的事情,人们喜欢拖延,不太会愿意自己主动去解决问题,去得出自己的答案。
任何需要主动认真思考的事情,人们都不太愿意去做。所以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做一个收租者。
而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创新者,想要解决一些事情,想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那么我们就需要做一个探索者,要敢于改变,敢于去冒险,去尝试那些不确定的东西,去成长为更好的,更有创新意识的人。
我也会去努力去做,去做一个探索者,不求改变世界,只求无愧于内心,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当然,我也明白,不断探索,不断解决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一个富有创意的人,还需要掌握产生创意的思维模式。
那些富有创意的人,总能提出不一样的想法,拿出不一样的解法,并不是这些人的大脑和我们不一样,只是他们的思维模式不一样,思维模式才是一个人的最底层的操作系统和竞争力所在。
就像一个手机的操作系统,只有强大的操作系统,才可以搭载运行强大的软件等,如果你的操作系统不行,再好的软件也是无法运行的。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操作系统的区别决定了你和别人是不是在一个维度上,要是连所处的维度都不同,那又何谈竞争力呢?那就是降维打击了。
要有创意的思维,必须要了解学习不同的领域,组成相互关联的框架,来整理直接或间接的经验。
说完了什么是创意,以及需要有创意思维。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创意的三大陷阱。避开创意的陷阱,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创意的产生离不开大脑,但是大脑往往又是我们产生创意的阻碍,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落入陷阱。
创意三大陷阱之一:标准答案陷阱。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经历的大大小小的考试,都是告诉你有标准答案的,这样就给我们的思维形成了一种定式,不管做什么,我们总是不会先去思考,而是想方设法的去找有没有标准答案。
可是社会上的事情,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都是开放性的,需要我们发散思维的。
创意三大陷阱之二:固有习惯陷阱。
人的大脑是一个制造习惯的工具,因为习惯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好处,不仅省力还省事。
比如系鞋带,小时候学的时候觉得很难,可是学会之后,形成习惯了,我们不用看都可以快速系好鞋带,方便快捷。
由于习惯的这些好处,我们的大脑慢慢进化成了一个制造习惯,喜欢习惯的工具。所以当你看到一个问题,看到大家都是这么想的,那么你就懒得去思考,就会习惯性的觉得别人的那就是对的了,没有什么其它的方法了,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就会严重阻碍我们的创造力。
那么怎么去改善这些思维习惯的陷阱呢?
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发散性的思维,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给出了答案,我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呢?为什么就不能从另外的角度去考虑呢?为什么我只能有一个观点呢?我是不是可以得出好几个结论呢?
要多去问自己为什么,一定是多问自己为什么,然后去弄明白是不是可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成长很多的。
创意三大陷阱之三:直线思维陷阱。
直线思维是隐形的,我们不一定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确是一个巨大的思维陷阱,阻碍我们创意的产生。
我们总是认为,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而我们的大脑也是这样,好逸恶劳,习惯懒惰,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会选择最短的路线,喜欢“直线思维”。而直线思维的目的,是为了不用思考。
这样就会有两种现象:第一,同样的问题,我们不会再想新方法解决。第二,不一样的问题,我们也会找到和过去问题的相似点,然后把它看成是一样的问题,期待用过去的方法解决就好。
这就是所谓的“思考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用再思考”,人就是这样的容易偷懒。
如何克服第三个创意陷阱呢?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被原来的问题带着走,按照原来问题的走向去思考,这样是不对的。
我们要从点线面体的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多维的空间里面,而不只是一个平面上。
我们需要看到这个问题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再到一个整体,这样全方位的发散的去思考,得出的很多答案和想法就会饱满很多。
产生创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是美国著名的创意大师,亚历克斯·奥斯本在年提出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发展出更强更多的创意。
头脑风暴会有四个基本原则:第一,禁止批判。所有成员自由发表意见,相互之间不能批判;第二,独特想法。所有成员无拘束的发言,气氛轻松,点子越轻松,越能激发独特创意;第三,量大于质。数量越多,好点子出现的会越大;第四,结合改善。一加一大于二,多个点子的结合可以形成更棒的创意。
头脑风暴的方法很好,但是操作不当,也会有失效的时候,问题的关键在于开会。会议会让人对问题的看法变得越来越一致,一群人在一起思考,这样别人的想法就会影响其他人的记忆,而大脑是好逸恶劳的,能省力就省力,就会根据别人的点子打转。
人是群体的动物,我们喜欢意见一致,越多人看法相同,安全感就越高。所以,会议不会产生创意大师,而是会产生领导者。
那么怎么去改善头脑风暴呢?
第一:先个人独立思考,然后再团体开会思考总结分享。第二:一定要把想法用笔和纸写下来,甚至画出来,将思考图像化。这样可以更有效的进行头脑风暴,从而得出更有创意的想法。
02
创意产生的思路
对创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接下来学习一些具体的创意产生思路。
首先,我们要善于把一些已经有了的东西进行一下组合,两个互不相干的事物,当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不一样的创意产生。
比如音乐播放器就是录音机和耳机的结合;比如珍珠奶茶就是珍珠粉圆和奶茶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就产生了新的事物。
当然,也可以将一些比较复杂的东西进行拆开。比如伦敦奥运会,主场馆是用可以拆开的工具搭出来的,等奥运会结束,不需要那么大的场馆,就可以拆掉了,留下一部分空间,平常使用就足够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转换一下思路,这样也可以产生不一样的创意。比如,年,一个叫李维·施特劳斯的人,买了一大堆帆布准备卖给在美国加州淘金的淘金者搭帐篷,结果发现加州天气太热根本不需要帐篷。
那怎么办呢?他发现这些淘金者跪在地上干活裤子很容易磨破,需要一条耐磨的裤子,而帆布就很耐磨,于是李维·施特劳斯就把帆布做成裤子,用原来做帐篷的铆钉来做扣子。
这样转换了一下思维,就产生了李维斯这一世界知名的牛仔品牌。可见转换思维的重要性。
我们还要善于联想,以万物为师。联想,要跨界,跨界的越大,那么可能得到更好的创意。
我们还要善于反向思考,将一些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反向思考,那些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就去从它的对立面去思考,看有没有一些新的创意诞生。
问题是创意的起点,它既是创意背后产生的原理,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人不一定会洞察到自己的需求,如果洞察到这一点,那么就是创意的开始。
问题会引发创造的动机和动力,不要跟问题妥协,哪怕是很小的问题。同样,错误也是创意的入口,关键不在于犯错,而在于犯错之后,我们怎么去思考去行动,从错误中吸取一些东西,从而创造出另一些东西。
在哪里跌倒,不一定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可以换一个地方爬起来,换一个思路和角度,就会看到机会和财富。
另外,别人跌倒的时候,也不要去嘲笑别人,在别人跌倒的地方,或许你也可以找到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创意点。
03
创意的量产方法
在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创造力枯竭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要苦恼,要善于运用一些方法去寻找创意。
比如相关联想术,找到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然后列出相关的关键词,再去想和这些核心关键词有关的词,进行联想,整合,或许就会想出办法。
也就是说,找到一个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这个问题为一个核心的点,从这个点开始,进行发散的思维思考。以这个核心点为中心,进行其它的相关的词的收集,然后记录下来,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去写,去思考,然后再去整合连接,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另外,我们也需要利用市场的空白来激发自己的创意。
比如纤维棉的使用,再由纤维棉进化到面巾纸,这些都是因为市场的空白,所以被创造出来的。可以看出,多去留意市场的动态,发现市场的空白,从而可以得到一些比较有创意的想法。
我们也可以对一些事物进行重新的定义,从而得到新的创意。比如,迪士尼说,我们不是拍动画片的,是在实现梦想;苹果说,我们不是卖电脑的,我们已经融入了你的生活。
要想成为一个创意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审视身边习以为常的事,重新认识这些事物在大的结构里面的位置关系。
我们需要注意社会发展的潮流跟风向,做出及时的反应,才会有新的发展。
在碰到一些事情的时候,陷入困境的时候,可以跳出传统的解决思路,想一想,有没有可能存在第三条路可以走,我们需要将我们的思维灵活运用起来,不能被惯性思维所束缚。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问题,如果总是没有办法去解决的话,我们也没有必要非得围着这个问题来死磕,可以转化一下思维,找一下这个问题的关联问题,在这些关联的问题身上下功夫,也许就会柳暗花明了。
04
创意的传播
我们有了好的创意之后,怎么把它传播出去,这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只有别人知道了,认识到了,你的那个创意才会有价值。
创意传播的第一个法则就是认知法则,我们需要时刻记住,人的行为不是思考,而是一个个反应。
比如,你的面前摆放了几杯标有不同价格的相同红酒,你会倾向于喝标价最贵的那一杯。
也就是说,我们更多的是对价格标签做出的反应。所以,很多时候,人的行为不是思考,而是反应。所以我们需要利用人们的这种思维反应局限,来进行我们的创意的传播。
另外,创意的传播要尽可能的简单。因为对于人的大脑来说,更倾向于选择记住那些不用太多思考,并且相对简单的事物。
人的大脑是一个一个的反应,而反应是跟感觉走的,所以做传播的时候,我们的信息要尽可能的简单。比如苹果公司的iPod的极简设计,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创意传播还要利用好一些其它的法则。比如:美感法则。
人的大脑就是这样,天生喜欢和追逐美丽的东西。我们在做创意传播的时候,需要用好美感法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能给人带来满足,还能创造信任。
还有,安全法则。人是喜欢安全感的动物,对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往往人们的戒备心就会放松,更容易去接受。
所以,我们的创意传播,也需要利用一些人们熟悉的事物,找一个人们熟悉的框架进行嵌套,让人的心里感觉踏实,这样人们就更容易去接受你的一些新的创意。
05
全文总结
所有的东西都是融会贯通的,而创意大师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
我们要利用所有的这些想法,原则,理论,心理学,规律知识等来进行综合的应用。
在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的时候,不要想着去生搬硬套,而是去认真的思考,运用自己的全部所学,经年累月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冷静思考,从点线面体全方位进行综合的考虑,一定会找到那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独有的创意。
最后,我相信,创意和审美是可以训练的,需要持之以恒的思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