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在一个行业中付出努力,只要你肯下功夫,虽然不可能绝对会有收获,但是绝对会有机会。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些想要凭空得来,或者说等天上掉馅饼的人,绝对不可能成功。
就算在纸巾行业,也是这样。只有将自己做得更加完美,质量做得更加的好,才能够吸引住客户。邓颖忠就凭借着一张张纸巾,拿着块钱的启动资金,却打败了清风成为了纸巾行业的巨头,被称为“中国纸巾之王”,身家也一度到了亿元,他的经历可谓是非常的传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人生来就是王侯将相。对于成功的人来说,他绝对不是生下来就是成功的人,成功是需要后天的努力和付出,才有可能成功。邓颖忠也是这样,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一个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后来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
年,在广东的一个普通家庭,邓颖忠出生了。在他七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生病去世,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到了他的母亲头上。那个年代的广东,并不是现在的广东。在当时广东很多地区也非常的贫穷,并且当时大部分家庭都有很多子女,可以说邓颖忠家中的压力非常的大。
农村老人们常常说一句老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邓颖忠自然是知道自己家中的情况,所以他很早便开始打一些零工,为母亲减轻生活的压力。后来在机缘巧合下,邓颖忠进入当地的一家造纸厂工作。而这一工作,就是十年的时间。
在这十年的时间中,邓颖忠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在造纸的一些技术上,他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国家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广东省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先行试点,也是发布了很多优惠政策。
此时还在造纸厂工作的邓颖忠,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便辞去了在造纸厂的工作,并且向亲朋好友借了块钱,作为自己创业的起步资金。他用这笔钱租了一个旧工厂,做起了工厂包装纸的生意。在工厂运行的前期,收益还算不错。
但是天灾人祸人们往往预料不到,在工厂正如火如荼发展的时候,一场大火却席卷了整个工厂。因为这一场火灾,邓颖忠亏损了20万元。后来调查起火的原因,原来是工厂的一位工人操作失误,导致工厂生起了大火。
但是这场大火也并没有将邓颖忠给打倒,邓颖忠重新筹集了一笔资金,重新开设了一家工厂。在这家新工厂中,邓颖忠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在职工入职之前进行了严格的培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工的素质。
到了年,工厂的规模已经非常的大,工厂里面的工人也有百位以上。此时邓颖忠工厂每年的产值能够达到百万元。随着工厂的发展,邓颖忠也发现,如果继续做工厂包装纸的话,那么自己工厂的规模大概也就是这样,再也没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因为在当时做工厂包装纸的工厂特别的多,市场只有那么大。
邓颖忠通过调查以及自己的敏锐直觉,发现在家用纸巾上,我国当时有非常巨大的消费市场。大家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家用纸巾,现在全球家用纸巾的消耗量是非常的大,在我国建国初期,家用纸巾一度是紧缺物资,很多家庭都用不到。
邓颖忠思来想去,决定将工厂未来的发展方向转移到家用纸巾的制造上。那么制纸机该如何解决呢?邓颖忠凭借自己的一些想法,要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后,制造出了属于自己工厂的造纸机。并且还招募了一批家用纸巾的工人,既然万事已经齐全,年,中顺洁柔纸有限公司成立。
在公司成立以后,公司一直秉持着质量优先的发展理念,很快便在家用纸巾的消费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并且洁柔纸巾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一些消费市场,更是将自己的品牌推向国外,在日本、韩国也拥有自己的消费市场,发展特别的好。后来更是打败了清风纸巾,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纸巾之王。
邓颖忠也凭借着洁柔有限公司,如今的身价更是达到了亿人民币。并且在公司后期的发展中,邓颖忠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计划,积极为公司培养并且引进先进的人才。他在自己到达一定的年龄之后,主动辞去董事长的位置,将机会留给新鲜的血脉。
结语总而言之,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邓颖忠在造纸厂的十年,并没有机械的做那些造纸的工作,而是不断的思考,自己是否能够凭借造纸技术去闯下一番事业。等到改革开放的浪潮到来,机会的出现,邓颖忠自然而然能够把握这个机会,翻身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