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布好找,但是草木灰却没有现成的,只能去收集一些干树叶和干树枝现烧,烧完才会有灰烬。可是放在哪里烧也是个问题,我准备用一个空花盆当烧制草木灰的容器。
小啦和她的好友萱萱通电话,俩孩子在那里讨论造纸的问题,都很发愁怎么弄。最后我们家长也加入讨论,也是一筹莫展。主要是发愁怎么把碎布弄成纸浆这个关键步骤。
可能是很多家长也都在愁这个问题吧,或许是有一些家长问老师了。所以历史老师在群里通知大家,考虑到制作草木灰要用到火,为了安全起见,有实际困难的可以简化流程,用卫生纸等材料来代替破布树皮。
这下好了!这样就简单多了。
只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古法造纸的奥秘,真正了解古人是怎么造纸的,我还是从网上找了几个古法造纸的视频,和孩子一起观看学习。
其中一个视频是央视拍的纪录片,介绍的是贵州一个村子用构树皮造纸,古老的造纸工艺一直传承到今天。村民们在纸上点缀上新鲜的花和叶子,摆成各种形状,制成漂亮的花草纸。
看了视频,一是感受到我们老祖宗的伟大智慧,二是感受到造纸人民的辛劳。构树皮需要在水里浸泡十天以上,然后用石灰水浸泡淘洗,大家都知道石灰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村民在干活时眼睛里不小心溅入了石灰水,就需要赶紧去河里用清水冲洗眼睛,但是眼睛还是很快红肿了。构树皮用石灰水浸泡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还要上锅煮十天以上,这中间不能离人,需要有人不断翻搅照看。
还看了网红李子柒的古法造纸视频。李子柒也是用的构树皮造纸(因为构树皮质地洁白纤维又长,所以从古到今都是造纸的好材料)。先将构树皮的外层黑皮扒掉,然后在河水里浸泡十天,之后再加上草木灰上锅蒸煮。李子柒拍的是田园视频,烧的是土灶,草木灰自然是不缺的。她做出的纸算是成形了,但是很厚,不算是太成功。李子柒在裁纸时不小心裁破了一张,气得她一下子把纸都扔到了火堆上。当然,最后她又把纸抢救了出来,纸边都烧焦了。
通过看视频和搜索有关文字资料,我和小啦知道了,
原来加草木灰蒸煮树皮的作用主要是分离出树皮中的木质素。
了解了古人造纸的技术,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自己的简化版造纸小实验了。
为了体现古色古香,我和小啦选用了未经漂白的原色面巾纸,以及一点点草纸。
先把面巾纸和草纸撕碎,放在一个长方形塑料盒子里,然后加上水浸泡。本来想多浸泡几小时的,但是小啦急于看到实验成果,不安心写作业,一次次跑到客厅,兴致勃勃地揭开盖子查看浸泡的纸屑。我只好将制作时间提前,纸屑浸泡了大约有一小时,就和小啦开始了下一步的制作。
我们先把一块纱布铺到一个长方形小筛子上(其实是一个土豆刨丝器),把纸屑平铺到纱布上,挤干水分,然后再把纱布提到盒盖上,用小木锤轻轻敲打,目的是使纸屑更细腻,铺展更平整。但其实对于软软的纸屑来说,锤头敲打不大起作用,并没有锤得很细,更没有变成泥状。
只能将就着了。我们也想做一张花草纸。可是家里没有新鲜的花。于是我从书本中找出一朵干樱花(春天樱花盛开时收藏的),将它嵌进了湿纸中间。又用一张面巾纸吸干了湿纸表面的水分,将湿纸尽量压平整。然后放到阳台上去晾晒。
这时已是下午了。其实阳台上已经没有阳光了。于是我将湿纸轻轻从纱布上取下,用一张白纸包好,夹进一本不用的书中,上面又压了一摞书,让纸张去吸干水分。
这中间,我翻看了三次,将纸包挪到干燥的页面继续吸水。
小啦上完书法课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问我再生纸成形了没有。我让她自己看。
她从书中小心翼翼地取出纸来,看了看,笑着说:“虽然很粗糙又很厚,形状也不规整,但孬好算是一张纸,我们的实验算是成功了!”
最后,小啦把造好的纸粘到作业纸上,写上制作过程和感受,大功告成!
虽然因为原材料缺乏以及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真正体验古法造纸的过程,而是用了“纸来生纸”,但是,在搜索资料、观看视频、讨论制作流程、具体制作的过程中,孩子和我都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了解过的知识,感觉颇有收获。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探究造纸奥秘的周末亲子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