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农耕时代记忆

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24586.html

“在城市化不断加快,机械化种植大面积推广的背景下,传统农耕器具渐渐淡出人们视野,越来越难找寻到记忆中的那些脑海残片,闲暇之余你是否在怀念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呢?”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农业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因地域、环境、农业生产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使用的农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历朝历代为了有利于当地的农业生产,都不断结合、创新、改造农具,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

01

耕地工具

耕地工具用于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农事:北方旱地主要以犁、耙、耱的组合形式出现;南方水田主要以犁、耙、耖的组合形式出现。

犁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是由原始双刃三角形石器发展起来的,被称作“石犁”;

夏、商、西周出现青铜农具,农业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春秋战国出现了铁犁是我国农具的一大变革;汉代“二牛抬杠”,直辕犁比较普遍;魏晋南北朝,全面进入牛拉犁耕模式,整体结构也比较完善;隋唐曲辕犁的发明,在中国传统农具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它标志着中国耕犁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宋元明清对曲辕犁的改进使农耕效率大大提高;近现代犁主要有翻转犁、旋耕犁、五铧犁、解放犁等类型。流传至今,传统的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式双面犁和三铧犁成为了人们新的首选工具。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用的犁嘛,去乡村看看或许还能见到哦!耙(bà或者pá)是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一般都是为了把用犁耕过的田地里的大土块弄碎弄平,方便播种。耙在中国已有年以上的历史: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称之为“铁齿楱”,而将使用此农具的作业称作耙。元《王祯农书》记载有方耙、人字耙、耢和耖。随着现代化工具的发明,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耙作为必备工具之一,现在还仍有使用,常用的耙主要有圆盘耙、钉齿耙和水田星形耙等。去乡村游玩时幸运的话可以看到农民在用耙。小朋友脑海中印象最深的耙应该就是猪八戒扛着的武器九齿钉耙了吧!耱(mò),有些地方也称作“耢”,有些地方也称作“盖”,用柳条编织的无齿耙,用来平整翻耕后的土地,使土粒更酥碎些,有时也用来保墒。根据《齐民要术》“耕而不耢(lào),不如做暴”和《王祯农书》“凡己耕耙欲受种之地,非耢不可”的记载,至少两千年前就开始使用耱了。耖(chào)为木制,圆柱脊,平排九个直列尖齿,两端一、二齿间,插木条系畜力挽用牛轭,二、三齿间安横柄扶手,是用畜力挽行疏通田泥的农具。元代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载:“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耖是为了在耕、耙地以后把土弄得更加细小,使地平整。耖与耙外形相似,但耖的齿更长,从而使土块更细,在南方基本上是被用来打混泥浆,小时候的你是否趁机玩泥巴了呢?

02

播种工具

耕地结束后差不多就开始播种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秧马是从北宋开始大量使用,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用于插秧和拔秧:插秧是用右手将安放至秧马头部的秧苗插入田中,同时利用双脚使秧马逐渐向后挪动;拔秧是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成匝放至秧马尾部。秧马后续逐渐演化成各式各样的秧船。耧车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以三腿耧较常用,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播种时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省时省力。耧车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播种工具,《正论》中有记载“牛拉三个犁铧,由一人操纵,滴下种子,并同时握住条播机”,对西汉赵过作耧事件增加了一些真实性。瓠种器俗称“点葫芦”,播种原理属于敲击振动排种,主要用于谷类作物和豆类作物的点播,今山东、东北以及河北北部深山地区的一些农村仍然保留这种简便的播种方法。

03

灌溉工具

小面积灌溉基本上都是利用中小型工具进行操作,简单便捷。

桔槔是利用杠杆原理的一种原始的灌溉工具,始于商代,春秋时期普遍使用,延续了几千年,是我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灌溉器具。桔槔无论外形还是操作都是比较简单的,但都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辘轳发明于周代,流行于北方地区,盛行于春秋时期,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等部分构成,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辘轳便于深井汲水,弥补了桔槔的功能缺陷,满足了农田灌溉对水资源的进一步需求。

如今一些地下水很深的山区,也还在使用辘轳从深井中提水,以供人们饮用。在其它工业方面,有使用牛力带动辘轳,再装上其它工具用来凿井或汲卤的。辘轳经过长时间的改进修缮,但结构上大致无二,说明辘轳从一开始的发明制造就是合理的,无需改进太多。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灌溉工具已无法满足农田的灌溉需要,针对于大面积的灌溉,劳动人民创造了灌溉机械,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的农用水车。从《后汉书》的记载中可以得知翻车由东汉毕岚发明,三国马钧改进。

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是利用水流冲击水轮转动的农业灌溉机械。筒车一般要安装在有流水的河边上,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通过水轮上的木筒或竹筒提上岸,最终流进农田进行灌溉。

筒车是靠激流冲击来实现自动运转的,所以筒车的使用受到一定地形限制。现今筒车大致分为水转筒车、畜力筒车和高转筒车三大类,根据灌溉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择使用。

04

中耕工具

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中还需要适当中耕进行除草,除了喷洒农药外基本上都会使用工具进行人工除草。

铁锄是由石锄、青铜锄演变而来的,属于一种横斫式农具。它是我国传统田间农作的主要器械,更是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最重要的中耕工具。春秋战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铁锄几经变化,多次改进——调整器身结构与形状,不断适应种植业劳动的需要,屡屡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华民族历代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铁锄主要的作用就是中耕——松土、除草。

耘耥是耘稻和耥稻的总称,是我国传统田间农作的主要器械,更是我国南方水田农业区最重要的中耕工具。耘耥在松土除草的同时还有融和土肥,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肥料的分解与吸收,消除土壤中还原性有害物质,消除僵苗不发的作用。

05

收获工具

农作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终究会步入成熟,很快就到了丰收的季节,劳动人民就会借助收获工具将成熟谷物摘取。收货工具一般分为收割、脱粒、清选用具。

收割工具比较常见的是镰刀,由刀片和木把构成,呈月牙状,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一般用来收割小麦、稻谷等。大致分为窄扇镰刀、宽扇镰刀、月芽镰刀、小镰刀四大类。

在西方根据希腊神话把镰刀当作时间流逝的象征,亦是死亡的象征,称之为死神镰刀。收割工具除了镰刀比较常见外,还有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茎秆的短镢。

脱粒俗称“打谷”,南方以稻桶为主,北方以碌碡为主,春秋时出现的脱粒工具梿枷在我国南北方通用。

稻桶又名禾桶,外观是标准的梯形四方体,下底小,上口大,桶壁由厚实的木板做成,坚固又耐用,四角装有拉手,底部装有两根平行木档,下田移动时便于拖行,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泥拖”。上世纪五十年代,稻桶是农村人家家家户户必备的重要农具。稻桶脱粒没有什么技巧,是项纯体力活:一方面将稻桶抬到田里就需要很大的力气;另一方面一把稻子要捋掼甩打五六回,方才颗粒归桶。

碌碡又称“碌轴”,整体类似圆柱体,中间略大,两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用花岗岩、石灰岩或片麻岩等石材制作,搭配合适的木框,通过人力或者畜力拉动对农作物进行碾压脱粒(俗称扎谷物、扎场等)。

梿枷由手杆和敲枷构成:手杆是用一根木棒(棍),顶端略有弯度;敲枷是由一组木棍或者组成,用藤条或绳子绑缚紧。手杆和敲枷由一根连轴连在一起,连轴最早应为木棍,后来用青铜器或铁器,便于旋转。使用时,手持手杆,挥动敲枷,打击麦穗或者谷物,从而使得麦粒或谷物脱粒。梿枷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曾“弃农从戎”,后又在南宋“弃戎从农”,一直延续至今。

清选俗称“扬谷”,以簸箕、木扬锨、风扇车为主,南北通用。

簸箕一是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清选工具就是第二种,一般由手工编织,现今为甘肃庆阳市正宁县的特优产品。

扬锨分为木质和铁质,清选工具一般选择木质,因为木质耐磨轻便,更为顺手灵活。扬锨和扬叉、扫帚、耙子、石磙称为禾场五件套,借助风力通过扬谷来筛选谷物。劳动人民一般都会戴上草帽或者斗笠使用扬锨,防止扬起来的混合物掉进脖子或者衣服里,防晒以及遮挡杂物。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应用,扬场机逐渐替代扬锨。

风扇车又称风车、飏车、榖风机、扬谷机、旋转式风扇车等,主要用于清除谷物颗粒中的糠秕,通过快速扇轮产生气流,达到脱粒成谷、脱壳成米的目的。风扇车由车架、外壳、风扇、喂料斗、出风口及出粮口等构成,主体结构一般为木制,最早记载于西汉史游《急就篇》“碓石岂扇颓舂簸扬”:两汉之交有半敞式和封闭式,封闭式又分为径向出风(分为单出粮口与双出粮口,双出粮口扇车可进一步区分饱谷与秕谷)和切向出风(效率更高,但没有出粮口)。

06

加工工具

加工工具包括粮食加工工具和棉花加工工具两大类。

粮食加工工具从远古的杵臼、石磨盘发展而来,汉代出现了杵臼的变化形式踏碓,石磨盘则改进为磨,砻。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碾。

踏碓由杵臼演变发展而来,一般是木质,底部长木一端有一个凹坑,放入待加工的谷物,上部长木臂一端安装击锤,人踩踏另一端,使击锤冲捣谷物,脱去皮壳。

磨,砻都是由石磨盘改进发展而来的。磨是一种粉碎粮食、食物及其他物品的石质或其他材质的传统器具,通常是采用反复碾压、挤压摩擦来使颗粒状的物品变成粉末状。砻是形状略像磨,多以竹、泥为原料制成的去掉稻壳的传统农具。

碾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北方地区比较常见。碾是由人力或畜力推动,让碾滚子在碾盘上的滚动,达到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发展至今还有汽碾子和药碾子。

元代棉花成为我国重要纺织原料,逐步发明了棉搅车、纺车、弹弓等棉花加工工具

《农政全书》卷三十五记载“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二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说明搅车的出现以及改进大大提高了棉纺织业效率。

纺车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工具。纺车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大致分为手摇纺车、脚踏纺车、大纺车等几种类型。

元代王祯《农书·农器》记载“木绵弹弓”:“弹绵用木绵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悬弓来弹皮绵……上一截颇长而弯,下一截稍短而劲。控以绳弦,用弹绵英,如弹毡毛法。务使结者开,实者虚。假其功用,非弓不可。弹绵,弹棉也。”弹弓用于弹棉花,搭配其它一些工具让棉花更加松软适合使用,弹棉花从元代流传至今。

07

运输工具

在山区或者运载量比较少的时候会选择担、筐和驼具等小型工具;在平原、丘陵等平缓地区或者运载量比较大的时候会选择适合的车型运输。

扁担简称担,是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其外形一般都是简朴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但也有两头上翘,形似“月牙”的翘扁担。翘扁担据说挑东西比较省力,但掌控须要一定的技巧,否则在使用时就容易翻转过来,为了防止翻转,有的翘扁担又在一头装上一块短木板,叫做扁担的“马”。

筐是竹子或柳条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有直接背在后面,有用扁担挑着,有双人抬的……现今部分少数民族还会用来背孩子。

驼具是人类驯化役使骆驼的产物,来源于驼产地居民驯驼、牧驼、拉驼、乘驼、护驼、祭驼等生产生活需要,具有骑乘、驮用方便、造型美观、经久耐用、简洁实用等特征。后广泛指用牲畜运输。

车子一般都是三轮车、货车,是现在最为常见的运输工具。

看完这些你的脑海里是否有一幕幕过去的场景浮现呢——传统农具在历史舞台大放异彩,逐渐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浏览下来你是否找到乡愁的四季:春来秋往,夏耘冬藏……小编可能还有遗漏,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或者添加小编交个朋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56.html